由于年齡增加,老年人逐漸脫離社會舞臺,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社會地位隨之下降,老年人容易多疑、敏感,心情受外界影響較大。脫離社會活動造成的空余時間過多,受到的社會關注越來越少,使老年人產生失落感,身體的遲緩也導致了對某些生活活動的應對不及時。甚至會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感到抑郁焦慮和急躁。因此老年人健身器械產品的設計需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通過切實考慮老年人的心理訴求與生理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不僅解決老年人日常健身問題,還能提升老人的晚年幸福感。
老年“再健康”理念在健身設施中的應用
老年“再健康”這一理念,旨在通過新的設施配置提供全新的老年人健身方式,使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態通過運動等方式調整到健康的水平,減少由于年齡增長帶來的身體機能減退和心理孤獨、社會排斥感增強的狀況,從而強健身體、重新融入社會生活,帶來新的生活狀態。對于老年人來說,和青年人一樣身體強健、充滿活力可能比較困難,由此老年“再健康”的理念是基于老年人的身體現狀來衡量,切實考慮其生理年齡的條件許可之下所形成的生理、心理上的健康狀態,與此同時,更強調對老年人的精神層面的關懷,達到一個良好的生活氛圍。
大部分社區戶外健身器材是參照青壯年人的身體尺寸而設計,老年人的身體狀態、運動幅度等方面都無法于之相符,在鍛煉過程中可能會存在隱患,非但不能達到鍛煉目的,反而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這些損害可能會對老年人社區活動的參與性造成影響。
運動強度過大?,F有某些社區健身器材的設計初衷是促進肌肉的增長,是以高強度、大角度、大計量的反復刺激達到鍛煉速度、力量以及爆發力的目的,例如拉伸器、臥推器等,老年人的關節僵硬、骨質疏松,身體機能已經無法適應這些健身方式,相反頻繁地使用這些健身器材可能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受損等傷害,由此強度過大的鍛煉方式是需要摒棄的。
運動方式不當。老年人的肌肉松弛度變高,關節的曲度變大,細胞水分含量變低,導致彈性降低,某些運動方式例如拉臂器、仰臥起坐器等極限角度過大,通過大幅度拉拽達到延展肌肉效果的器材不適合老年人使用。它們會使老年人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抽筋、關節錯位等不良后果。同時老年人在神經系統退化的情況下會出現反應遲鈍、靈活性差等現象,所以大幅度的運動方式并不適合老年人。所以進行運動器材的限位和轉角的設計考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保護措施的欠缺?,F有的社區健身設施中很多都未配備保護措施,使用者在進行鍛煉的同時也身處危險當中。與此同時一些健身者由于未熟知使用方法或自行改變健身方式,這樣既沒有達到健身效果,又可能會被器材碰傷、劃傷甚至掉落器材摔傷,相當危險。同樣,太極揉推器、平衡滾筒等器材可能會由于轉速過快打傷使用者,釀成災禍。
新穎的鍛煉方式
60歲以上的老年人閑暇時見較多,并且空巢現象嚴重,生活的單調造成了心理上的孤獨,而老年人的養生意識也是最強的,他們大多會選擇參與社區健身鍛煉重新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不同身體條件的老年人所選擇的途徑也方式迥異。身體狀況較好的老人生活態度樂觀積極,參與的健身活動也比較豐富,如下棋、散步、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活動。而身體不便或需要借助助行器的老人活動范圍比較小,加上自身掌控度降低,內心的自卑與排斥感增加,不愿過多參加體育活動,由此增加社區健身器材的人性關懷,讓更多的老年人能自主參與其中,通過視覺、觸感等直觀的設計來使其增加對于健身的興趣,并通過使用方式、交互方式的改變,激發老年人對于鍛煉健身的樂趣。老年人對于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反應時間變得更長,記憶程度與分析能力減弱,但隨之而來的是動作行為的耐心與沉穩的增強,設計一些通過鍛煉思考能力或培養耐心的環節來達到健身目的的游戲,針對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來進行器材使用方法的改善,增強其對運動健身的興趣,達到人機的互動,讓老年人能自主地進行日常的鍛煉。
提升社會融入性
對于老年人來說,日?;顒臃秶且跃幼〉攸c為中心的周邊短距離,由此其社會活動的進行往往也是在此范圍之內,接觸過少、信息封閉導致老年人對于社會的融入度過低,同時在離開工作場所,脫離社會崗位之后,閑暇時間較多,對于社會生活的直接接觸過少,容易導致自我社會認知程度降低,孤獨感增強,社會排斥感增加。老年人對于外界信息的接受相較于青年人來講會困難一點,應對刺激反應速度降低、接收信息的完整性大大降低,思考能力變差,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總顯得被動與乏力。
由此,增加老年人的社會融入性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閑暇時見過多,人際交往范圍過窄,造成了社區活動占據老年日常生活比重很高的部分,延長老年人參與社區健身活動的時間,提高老年人在社會活動中的參與程度,能夠讓在社區生活中的老年人仍然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重視和關心,在空巢現象日益顯著的背景下,減少老年人的孤獨、排斥感,讓他們更多的參與到社會生活中,達到其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
增加使用安全感
增強器材的安全性是提高老年人使用健身設施進行活動的前提。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差,神經反應能力逐漸變慢,因此對于老年人的健身器材要避免直角、硬凸起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部分。由于運動神經細胞的衰老,骨骼關節的磨損程度增高,對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漸減弱,造成了腿部的支撐行為降低,控制身體平衡能力變得很差。由此在健身器材的使用過程中,針對其穩定方面也要做出改良,例如設計靠背支撐腰腹部的力量;增添把手、防滑墊、平衡彈簧等功能性部件輔助使用者在健身過程中防止重心不穩導致跌倒,降低危險的發生。在上下健身器材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器材的初始、結束狀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器材對老年人在健身前后造成的不必要傷害。讓老年人在使用期間能安全的進行身體活動,降低由于擔心自身身體狀況而產生抵觸感,營造一個安全的使用環境,降低憂慮與不安情緒的產生。在心理需求層面引導老年人更多的參與社區健身鍛煉。
器材的互動性
對于老年人來說,因為缺少交流,孤獨與乏味是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要提升對于健身的需求,增加器材的互動性。老年人在機能退化的條件下,對于目標完成的渴望度增強,在使用器械的過程中,自己制定的運動量都會盡量達成。由此器材反饋、互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器材上加裝顯示面板或者安裝如節拍器計數原理的裝置,既能給老年人提示任務的完成度,又能提醒老人掌控適度的運動量。
體驗的親和度
在人機尺寸方面,老年人較普通成年人來說,通用尺寸會有些許的降低。在身體機能退化的情況下,老年人在使用健身器材時的立姿、坐姿人體尺寸應按照適當性原則,合理選取略低于五十百分位數的數據,滿足大多數老年使用者的需求。同時在關鍵位置如把手、踏板、靠背等部位充分考慮老年人身體的極限角度,體現人性化關懷。在材料方面,與身體直接接觸的材質需要考慮到老年人使用時的舒適性,現有器材考慮便于維護和保存,使用硬鐵材料,導致器材與身體的契合度過低,使用過程中可能會造成磨損、擠壓、戳傷等損傷身體的情況發生。使用軟質材料或符合身體曲線的形態表達對使用者的切實考慮,增強健身體驗中的舒適性與親和度能讓老年人在使用過程中有更好的感官體驗,從而提高對社區健身活動的興趣,達到讓老人走出家門,參與到社區生活中來的目的。文章來源:健身器材網http://www.hongqisport.com